第八十九章:前前前朝名画家宋玉-《江山如画》
第(2/3)页
苏苏说:想知道?
我说:一点点。
苏苏说:他找我借钱。
我说:他看上去不缺钱呀。
苏苏说:你看上去也不缺钱。
我们一边在大街上走一边讨论金钱和相貌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半天发现两者其实没有根本关系,阮元文属于不缺饭钱但缺嫖钱,越是缺钱越是想要花钱,偏偏家境清寒,手无缚鸡之力,高不成低不就,混不得江湖,入不了朝廷,最后只能干些贩卖笔墨的营生。
卖字画肯定卖不了多少钱,又听说他是青楼常客,于是我就好奇他哪里来的嫖资。
据苏苏说,阮元文在坊间有个绰号,叫阮高仿。凡是他临摹过的字画皆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在外行人眼里宛如真迹。
不过假的就是假的,永远变不成真的。话虽如此,但市场需要真迹也需要赝品,大约是审美相似的缘故。当一个东西满足了绝大部分人的喜好却分身乏术只能供给个别几人欣赏时,与之相同的仿品就孕育而生了。
如果当年顾郎等人一首诗自己誊抄百来遍,一幅图画个百来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一个国家既需要绞尽脑汁搞创作的,也需要善于复制创作的。
我问苏苏既然阮元文有一技之长为什么还要借钱。
苏苏说:听说是因为最近朝廷打击假货赝品。
我问:诶?为何突然管起了这些?
苏苏说:咳,你不知晓?
我随即摇摇头。
苏苏说:大概是我离开赤城前不久发生的事情,朝中有个官员花重金购得一副前前前朝有着山水第一人之称的宋玉的画作。
我说:宋玉啊,我小时候听我爹提起过。说宋玉此人活着的时候一幅画也卖不出去,活到三十八还没娶到妻,死前干脆放了一把火把自己和所有的画一起烧咯,恰巧当时有个乞丐路过,趁着火势没有蔓延开来及时熄灭了它,这才有那些画作传世。我爹说那乞丐靠着那些画卷发家致富后回来厚葬了宋玉。
苏苏说:确有其事,宋玉的山水画如今更是一卷难求。那个官员将万金购得的《绮山图》送给了丞相*。*爱不释手,并把画卷挂在书房的屏风之上日日欣赏——
说到这苏苏忽然噗嗤笑了出来。
我问:你笑什么?
苏苏说:啊,抱歉,我想到有传言说*欣赏了半个月只欣赏出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好看,实在是好看;第二句话是:妙啊,实在是妙。
我说:哈哈哈哈哈,言简意骇,通俗易懂。
苏苏说:你别笑,这《绮山图》很快又被圣上借去观赏,与其说借不如说是没收。圣上躺在龙榻上观摩了三日,勃然愠怒,他发现这落款上的名字不是宋玉,是宋王。
我愣了会,随后也跟着噗嗤笑了出来。
结果,圣上很生气回头就骂了丞相,*怒不可遏转头就把气撒在了送礼的官员身上,官员找不到宋王是谁,于是所有仿造赝品的人都成了宋王,一律打压,风口浪尖上无人敢以身犯险,是不是宋王都需夹着尾巴做人。
第(2/3)页